校区动态

重温京剧国粹,播撒新风正气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3月2日晚,北京服装学院组织大一年级学生骨干前往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赏新编现代京剧《石评梅》。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戏曲进校园“国粹第一课”系列活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的教育目标紧密相连,对当代青年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图片1.png

《石评梅》是北京市委宣传部重点创作项目、北京市文旅局折子工程、北京京剧院2022年重点创作剧目之一。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展演剧目,它用国粹的文化形式通过高君宇和石评梅的革命爱情故事,再现了“五四运动”那一段峥嵘岁月,挖掘革命文化,撒播新风正气,用先进的文化形式鼓舞青年,让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永续。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北京题材、红色题材的优秀作品。

图片2.png

该剧围绕“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石评梅的革命与爱情经历进行艺术创作,颂扬了在新文化运动时代背景下,以石评梅、高君宇为代表的一批新青年,在封建礼教、军阀统治的双重压迫下,勇于追求崇高革命理想和纯洁爱情而敢于牺牲自我的无畏精神。 

图片3.png

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京剧,看到激情之处时更是不禁叫好。点燃的是我们的热情,铸就的是我们的气质。短短几个小时,《石评梅》让我们了解身处时代漩涡的一代京华才女,在人生的分岔口的重要抉择,再联想到一百后今天的我们,青年人作为整个社会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应当走在改革和进步的最前方,跟随着先辈们的奋斗足迹,遵循着先辈们的革命嘱托,在风起云涌的全球新局势下展现属于中国青年的觉悟与力量。石评梅与其同时代的革命先辈无疑在向身处新时代的我们传递敢于抗争、勇于追求的精神,在当今时代这些革命精神也会被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而这将会是同学们未来的学习中值得去努力应用与验证的。

图片4.png

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的高可歆同学在观影后想到:弃下宝剑有人捡,生如夏花逝如烟。“郁郁佳城,中有碧血。”舞台上的一唱一和,勇敢坚定的革命战士石评梅女士的一生铺展眼前。因为见过那彗星“长夜划破天地明”,从此我的眼中便再也容不下黑暗。尾声中二人化蝶双飞,那就是中国式的浪漫。

艺术设计学院的梅景妍同学在采访中提到: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看《石评梅》,我收获颇多。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男主人公高君宇也毕业于北大。高君宇作为新青年的代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两面旗帜,拥有崇高的革命精神。(作者:支芮淼;摄影:蒋一冉;来源:北校区团总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