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编辑:陈晓筝作者:陈晓筝摄影:何欣毅来源:北校区学工办
为提升辅导员、班主任等一线学生工作教师心理危机风险的关注意识、识别技巧与团体辅导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校区学工队伍对于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能力,10月8日上午,北校区学工队伍在尚德楼116会议室召开心理专题培训交流会。活动由北校区学生办公室主任葛丽玲主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中心陈晓筝主讲。北校区党总支书记兰泰黔及全体学生工作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培训交流会。
活动分为两部分进行,首先开展的是《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主题培训。前期陈晓筝老师对北校区新入职的辅导员、班主任进行了调研,了解了新入职教师们在学生心理工作方面的困惑,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座。她从大学新生常见心理困惑、心理与疾病层面的评估、危机风险识别与干预、常见心理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讲解。其中,陈老师详细具体讲解了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判断方法与应对方式,明确了“系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还着重强调了“宁可虚报,不可漏报”的上报原则,在实际操作层面为大家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和有益的支撑。使辅导员、班主任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了对心理突发事件的认识和处置能力,提升了老师们有效识别学生心理危机情况并及时采取科学应对方法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北校区各个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对近期学生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的汇报和交流。北校区学生办公室主任葛丽玲对学工教师们反馈的情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北校区党总支书记兰泰黔老师强调,学工教师需要重视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学生对于老师的信任感,更好帮助同学们解决困惑。遇到重点问题需要提高预判能力并及时反馈,日常加强联动,形成合力,不断优化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多角度全方位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新生活。
本次讲座提高了校区学工队伍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视程度与关注意识,对实现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建立坚实基础,有利于引导教师正确运用心理学规律指导学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有效开展,为校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撰稿:陈晓筝;摄影:何欣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