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6 来源:北校区教学办
课程介绍:
此次《造型基础》课程线上展展示的是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专业方向410班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特别强调艺术表现力的提升。在艺术教育体系中,造型基础课程以分层教学为原则,基于新生专业基础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课程围绕结构素描、调子素描、色彩归纳与创作四大核心模块,构建从技法训练到艺术创作的进阶体系。教学实践中,针对数字媒体专业特性,创新性地将色彩归纳与动画艺术结合,通过经典动画案例解析色彩构成、角色场景设计,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升课程针对性与实效性。作业设计遵循教学大纲梯度要求,由静物结构素描、单色调子等基础训练起步,逐步进阶至动态人物、复杂场景创作;兼顾手绘传统技法训练与板绘数字创作实践,实现艺术表现能力的复合培养。课程强调艺术语言个性化建构,引导学生自专业学习初始阶段即探索个人风格,为高阶艺术创作奠定基础。同时以传承创新为目标,要求学生从中国传统造型与色彩体系中提炼文化基因,融入当代设计表达,推动传统文化元素的国际化创新实践,提升作品文化厚度与艺术张力。
课程主题:
此次优秀课程作品展示的是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专业410班的部分优秀作品,课程借助中国传统神兽为主题,希望学生对本国传统造型与色彩体系中提炼文化基因,融入当代设计表达,推动传统文化元素的国际化创新实践设计的能力。
410班 覃贤风林
设计说明:神秘神兽世界,山海藏灵。一兽司水,驭浪显威;一兽镇陆,霸气护疆。二者共守天地,护佑世界平衡。
410班 黄瀚翔
设计说明:以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九色鹿为主题,添加翅膀与开花鹿角等元素,运用传统的红绿蓝金颜色,营造庄重和谐有流动感的画面。
410班宋贞瑶
设计说明:
素描:本设计以神鹿为主题,在东方文化中,鹿常被视为祥瑞的象征,代表着长寿、福气与繁荣。以黑白和黄色单色为色调,意在体现神兽的形象。
色彩:以蓝黄为主题颜色,意在体现神兽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旨在塑造一个既富有传统底蕴的神鹿形象。
410班 乔靳紫竣
设计说明:本系列作品以神话生物为灵感,融合鹰与狮子的形态,展现力量与优雅并存的奇幻生灵,探索光影与动态构图的张力美感。
410班 陈唯妤
设计说明:奇幻与神秘交织的氛围,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超现实的怪异,引发对未知植物世界的想象。
410班 金惠子
设计说明:这幅画以马克笔为媒介。主体描绘饥荒中的麋鹿鹅,融合奇幻元素,花草藤蔓缠绕,色彩营造神秘氛围。
410班章桠涵设计说明:
第一张彩色骑马人物图以水墨技法绘就,骑手与骏马姿态矫健,衣袂飞扬,背景墨韵营造神秘氛围,展现古典奇幻风格。
第二张黑白骑马人物图运用黑白色调,通过细腻笔触塑造骑手与马的动态,光影对比强烈,营造出冷峻、神秘的艺术氛围。
第三张鸟嘴人物草图以粗犷线条勾勒鸟嘴面具人物,多角度呈现,结构感强,紫眸增添诡异感,展现独特暗黑风格。
410班 刘芳贝
设计说明:这三张画里的神兽是游戏原神中的神兽,它是守护沉玉谷的隐山倪兽,是狮子与鱼的结合,会掌控风和水,于是我把它放在沉玉谷建筑的场景里,让它戏风戏水,更与人类亲近。
410班 汪钰琪
设计说明:作品以《山海经》神兽猼訑为灵感,通过色彩与素描双版本呈现其奇幻特质。色彩稿以青绿与赤红碰撞,突显其"九尾四耳"的诡谲;素描稿以细腻线条勾勒眼部细节,强调"目在背脊"的传说特征。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法结合,诠释上古异兽的神秘与张力。
410班 何净纯
设计说明:狐妖设计以红白为主色调,九尾狐形态为基础,融入鹰、孔雀等特质。面部保留狭长狐眼与眉心妖纹,耳尖红,前腿延伸为利爪,背部棘突延伸为尖角,兼具优雅与危险气息。
410班梁含章
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包围式构图,画出了两个不同角度的主体文鳐鱼结构细节,加入人鱼的人物形象与主体相呼应。
素描:以文鳐鱼为主体刻画,以山水天的风景元素为背景,体现主体的气势以及画面效果,压暗背景形成对比。
色彩:主色调采用蓝色,与主体以及水元素相照应,主体为深浅两条文鳐鱼,体现阴阳氛围效果,浅青色山水承接深色天空背景,烘托画面空间感,水面与天空颜色呼应,色彩效果协调。
410班邓博文
设计说明:
结构:围绕结构素描,用铅笔描绘了红龙的身体结构,最后为背景做局部压黑,突出红龙作为画面主体的主体性。
素描:用素描手法,搭配了马克笔塑造,描绘了红龙的全身,红龙立于残垣之上,旁边的云雾强调了红龙的气势。
色彩:以红色为主色调,搭配蓝色与黄色,只描绘了红龙的头部,龙做出怒吼的姿势,整体压黑的背景更加强调了红龙的气势。
410班 简文曦
设计说明:方案围绕着神兽进行设计创作。以狮鹫等经典形象为参考,四脚设计为马蹄样式,背部的翅膀类似于鱼鳍,以这些设计来体现其作为怪物的特点。而双角、前蹄和尾巴上的火焰体现它拥有的特殊力量。